臺鐵公司旅客運輸服務碳足跡
最後更新時間:2025/08/28
https://www.railway.gov.tw:443/tra-tip-web/adr/AdrI190/AdrI190/view?grandParentTitle=13&parentTitle=14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威脅加劇之際,聯合國自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至今包含我國在內已有130多個國家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我國政府於112年1月核定「淨零排放路徑112-115年綱要計畫」,針對淨零碳排目標進行各面向的減緩與調適工作,交通部亦積極與相關部會及企業攜手邁向淨零轉型目標,加上節能減碳與企業社會責任的意識抬頭,皆對於鐵道運輸產業轉型形成挑戰。目前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鐵公司)承載國內客運量每年可達2億人次,如何在重視營運安全、改善各項設施設備及提升服務品質的目標下,透過制度、科技創新,以再生能源、降低碳足跡等方式落實淨零目標,已成為臺鐵公司邁向永續發展的責任。
臺鐵公司於113年1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面臨最大的轉機即是全球2050 淨零排碳的大趨勢。為接軌國際先進國家鐵路環保永續作為,同時配合政府「2050淨零排放」政策目標,臺鐵公司啟動企業內部碳管理體系建置,開展「產品碳足跡及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暨外部查證」專案計畫。本計畫首先推動3種旅客運輸車輛服務(包括:「自強號」、「莒光號」、「區間/區間快」等車種)之碳足跡盤查,藉由外部專業機構協助之下申請並取得環境部「旅客運輸服務產品碳足跡標籤使用權」。透過碳足跡盤查過程與結果,能確實掌握臺鐵公司運輸服務碳足跡生命週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排放熱點,建立臺鐵公司減碳基線,以利後續碳管理於溫室氣體排放量管理及減量規劃工作,提出減碳路徑規劃建議方案。期以提出邁向ESG 淨零碳排、營造對民眾可負擔、安全、對環境友善且具韌性及可永續發展的綠色運輸。
臺鐵公司於113年依循「環境部推動產品碳足跡管理要點」及「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PCR)」:旅客運輸服務(陸上及水上運輸)第4.0版,計算自強號、莒光號、區間/區間快旅客運輸服務碳足跡,通過第三者查驗機構驗證及環境部碳標籤審查。
盤查結果:
自強號:36 gCO₂e/每延人公里(碳標字第2514910001號)
莒光號:50 gCO₂e/每延人公里(碳標字第2514910002號)
區間及區間快:55 gCO₂e/每延人公里(碳標字第2514910003號)
以「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來看,鐵路運輸碳排顯著低於私人運具(小客車、機車):
交通工具 | 碳足跡 |
---|---|
臺鐵 | 自強號:36 gCO₂e/每延人公里 莒光號:50 gCO₂e/每延人公里 區間及區間快:55 gCO₂e/每延人公里 |
私人小客車 | 約 115 gCO₂e/每延人公里 |
私人機車 | 約 95 gCO₂e/每延人公里 |
- 113/05/17:召開啟始會議,由高階主管及碳足跡盤查推動小組共同參與,正式啟動作業。
- 113/08/14:完成 16 場與協力廠商及盤查推動小組人員之討論會議,釐清盤查範疇及作業重點。
- 113/12/31:開啟碳足跡盤查外部查證作業,確保數據正確與符合標準。
- 114/03/17:取得3個車種旅客運輸服務之ISO 14067國際碳足跡標準證書。
- 114/06/25:取得3個車種旅客運輸服務之碳足跡標籤。